拥抱数字化转型浪潮,看未来建筑如何实现纵观全局精细管理

日期:2021-01-08 浏览次数: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到来和现代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2020年,我国提出要加快5G网络、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运营中心作为未来建筑的数字基础设施,也迈入了信息化建设与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依托于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智慧运营中心能够为建筑运营与管理建立全方位的智能感知体系,帮助管理者清晰、直观地掌握建筑整体运行态势,推动建筑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和精细化转变。北京智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也正助力这一进程的加速推进。

北京智能建筑智慧运营中心

为建筑智能化发展保驾护航

作为北京智能建筑“1+8+1”智能化应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运营中心(IOC)以数字孪生和可视化为基础,融合了物联网、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通过融合各基础设施和业务场景的数字信息,对建筑进行多维度的全貌展示和可视化监测,形成对建筑的实时感知、提前预警、实景指挥和智能决策,从而实现准确精细、敏捷高效、全方位覆盖的智能化管控

马岳军

北京智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随着物联网、5G、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各机电系统正在自发进行技术提升和产品升级迭代,智能化的机电设备在新建和改建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给现行的物业管理和机电运维带来新的挑战。现行的管理模式、组织架构和作业方式都需要应对这种变化,尽快做出调整和优化,新型的智慧运维成为必然趋势。我们推出的1+8+1的“智慧运维”应用系统,通过智能建筑大脑Brain++的算法和算力,收集、清洗和分析运行数据,辅助管理者进行决策,为建筑物本体制定最优的运行方案,为建筑使用者带来更好的应用体验。

相较于传统的“中控室”和“指挥中心”,北京智能建筑智慧运营中心拥有更优化的智能算法、更全面的物联接入以及更智能的视觉交互等领先优势,可以实现未来场景预测、多维度多场景的全方位展示及建筑精细化管理等多种作用。

领先优势

更优化的智能算法

通过大数据收集以及智能算法模型推算,为未来场景提供预测建议,同时还能对建筑及周边区域进行“柔性”管控。比如,建立建筑不同功能分区、不同时段的用能算法模型,“一键下发”能源优化算法,实现建筑用能的精细化管理

为应对未来常态化疫情防控,建立室内健康环境分析模型,构建环境AI评估能力,同时联动净化、消杀、空调、新风、照明等环境装置,实现基于人、空间和时间的多维度、动态、实时的环境预调节和智能控制

更全面的物联接入

建筑内部的物联数据接入:通过加装传感器,实现建筑内多场景实时数据的全方位接入,涵盖了健康环境、能源管理、安防设备等方面

周边城市运行的实时数据接入:通过接入实时的周边城市运行数据,凸显出建筑与城市的联动,以智能建筑为基本单元,推进实现智慧城市的真正落地

 

更智能的视觉交互

从可视化报表到“数字孪生”底图,实现更智能的视觉交互体验

根据特定需求,可以建立“一主多辅”的可视化交互方式,比如建筑综合态势屏、智慧安防屏、设备设施监测屏、能耗屏、健康环境屏、智能调度屏等

两大核心功能

运营中心助力提升建筑资产价值

北京智能建筑智慧运营中心将建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治理,利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所释放出来的数字生产力,帮助管理者从更高的维度和视角进行建筑管理,从而避免了传统思维下的逐一解决单个问题。对建筑管理者来说,运营中心既是建筑这个巨系统的管理指挥决策中心,也是实现可持续运营服务的科技运营展示中心。

核心功能

管理指挥决策中心

基于动态、实时的可视化场景展示,人工智能算法优化以及大数据分析,可以有效帮助管理者进行事前预警、事中指挥调度以及事后自主学习,提高应急指挥能力和处理效率。

 

科技运营展示中心

进行建筑管理关键信息的一屏展示,涵盖了城市、区域、建筑不同层面,以及不同细度的信息,例如建筑周边环境、出入口情况以及内部实时信息全面展示

进行建筑功能的多屏交互和可视化实时监测,通过独立的专项系统数据大屏,实现各个系统维度的具体功能展示

还可作为对外接待,彰显科技智慧典范的窗口,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匹配商业运营的市场化需求

智慧运营中心可以帮助管理者大幅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在建筑和城市的智能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断推动其成为未来建筑与城市的数字基础设施,北京智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也将竭尽全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 北京智能建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073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9347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