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Carbon Neutral)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碳达峰(Carbon Peak)
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加,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
近零能耗建筑(Nearly zero energy building)
以一次能源为衡量单位,其全年消耗能源小于或等于在线可再生能源产生能源的节能建筑。
01
“30·60”碳中和目标
加快智能建筑能源优化步伐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国际能源署 (IEA) 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发布的 《2019年全球建筑和建筑业状况报告》指出,建筑业占全球能源和过程相关二氧化碳排放的近40%,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5年12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首次提出,到2050年使建筑物达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建筑物迈向超低能耗、近零能耗、零能耗,是达到碳中和的重要发展节点。因此,大力发展“近零能耗建筑”是建筑领域达成碳中和目标的主要途径。
通过被动式技术手段,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和供冷需求,最大幅度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利用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系统运行,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其建筑能耗水平应较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降低60~75%以上。
02
建筑的能源优化管理
实现节能和提高能效的目标
除了能源替代以外,实现建筑碳中和的目标,更主要的是通过需求减量和提高能效的方式。
北京智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从建筑全生命周期视角出发,通过对建筑以软硬件结合改造的智慧建设加上智慧运营管理的双轮驱动的管理方式,全面解决设计-建设-运营三段脱节的行业痛点,实现按需科学用能,提升建筑运营效率,降低建筑能耗和综合运营成本,从而达到以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知道,建筑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为供暖、空调、照明、特殊用能(如实验室、数据中心等)等方面。
北京智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运用群智能的边缘计算、分布式计算等技术,不断优化人工智能算法,以此驱动建筑按需科学用能,使能源供需达成自循环的动态平衡与智能调节,以此来实现建筑的降本增效和节能减排。未来的建筑可以通过全面采集建筑空间区域用能强度,计算用能区域的负荷,自动控制能源设备的投入,保障能源负荷的动态匹配。
根据北智建的实际改造项目经验可以得知,通过精细化、智能化的管理,可节约30%的能源供给,降低碳排放量。
北京智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坚信,将AI技术引入到建筑的机电设备运维管理中,帮助企业管理者分析水、电、制冷、制热等所有设备设施的能源使用情况,利用智能化平台获取数据并做出提前预测,是智能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北智建召开的2021北京智能建筑论坛上,管理层发出倡议:
我们相信实现碳中和是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最佳方式,用绿色和数字技术让世界更美好,既是我们的业务,也是我们的责任。得益于2060年中国实现碳中和这一宏伟目标,中国的智能建筑市场已然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2060碳中和大背景下,企业将加速减碳步伐,资产优化、新基建带来的投资机会将持续利好智能建筑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