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各项赛事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冬奥会开幕以来,中国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高效、安全的赛会服务,对现代科技的积极应用赢得了广泛赞誉。为世界奉献出这样一场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离不开强大科技实力的支撑。为此,鸟巢进行了全面的智慧化改造,实现低碳智能升级,向全球展示了中国风采并引起了重点媒体的广泛关注。
北智建打造“数字大脑”让冬奥运行更聪明
(北京日报采访报道)
近日,作为冬奥场馆智慧改造重点平台企业,北京智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智建”)总裁朱杰先生接受了北京日报的采访。在采访中,朱杰表示:“北智建打造的国家体育场数字孪生系统可以让‘鸟巢’实现数字化感知、智慧化运营,该系统重点关注建筑本体的健康环境、能源优化、设备监测预警、智慧安防防疫等,8000余个物联设备深入“鸟巢”末梢,并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分析预测,推进场馆智慧运营管理。我们期待数字孪生AIoT系统在冬奥场馆上的成功实施,能够为大型公建智能化的升级改造提供‘冬奥经验’。”
作为北京冬奥会和北京市智能建筑的平台公司,北智建承担了2022北京冬奥会智能建筑标准制定与顶层设计,并主导完成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延庆冬奥村、北京冬奥村等智慧化建设和升级,在冬奥开幕式和赛时运行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服务保障冬奥的重要科技力量。
北智建按照冬奥组委的部署
积极推进鸟巢智能场馆示范项目
北智建打造冬奥智慧场馆
成为冬奥会场景背后的科技力量
(北京青年报)
北智建牵头制定《北京冬奥会智能建筑建设标准》
北智建牵头制定《北京冬奥会智能建筑建设标准》,率先在标准中系统引入和体系化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5G、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有效填补了原有智能建筑相关标准的空白,呼应技术发展的强烈需求,完成对现有标准的补充和创新。
标准中提出了包含“1+8+1”智能建筑应用体系,即:一个数字孪生智能建筑操作系统,8项主要的创新应用,即能源优化智控、设备监测预警、健康环境智控、智能安防、交通调度保障、共享停车服务、公众服务和数字消费,以及一个智能运营中心。标准在冬奥场馆及冬奥村的智能建设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其中,鸟巢首个全面应用标准,成为冬奥智慧场馆的示范标杆。
鸟巢智能运营中心实景
“鸟巢”成为体系化应用前沿技术进行智能建设的示范标杆
鸟巢成为全球首个5G+AI+IoT大型文化体育场馆
鸟巢全面应用北京冬奥会智能建筑建设标准,打造成为全球首个5G+AI+IoT大型文化体育场馆。贴合赛时及赛后运营要求,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为场馆低碳、智能运行提供了科技保障,真正实现科技办奥、智慧办奥。
鸟巢已率先实现了5G的全覆盖,并构筑以5G网络切片、MEC边缘云等技术为核心的5G专网,将鸟巢近千个物联网(IoT)设备通过5G专用网络传输,在充分保证安全、高质的需求下,推动场馆5G物联网生态的快速布局。
结合鸟巢5G专网,智慧场馆建设还开拓多个应用:通过5G网络构建立体化防疫通行,打通疫苗、核酸、行程码,通行数据,将通行效率从分钟级提升至秒级;应用5G消息技术,使手机号即可成为5G消息的用户ID,无需注册、无需添加好友、无需安装APP,即可支持发送文字、图片、音视频、地理位置等丰富消息,还可与鸟巢Chatbot(聊天机器人)进行交互;结合了5G、AI、数字人民币等技术,为观众、演职人员、运营保障人员提供便利的消费服务。通过前沿科技与公众的日常生活深度融合,助力国家关键技术的落地与推广。
全场馆共计升级完成约8000个物联设备节点,基于泛在物联网络,将标准化的建筑空间及设备信息模型完美融合,共同创造“鸟巢数字孪生”。在空间维度,数字孪生操作系统包含鸟巢25.8万平米建筑空间、周边55平方公里城市空间,在信息维度,全场馆通过2287个能源设备终端、3335套环境终端和1900个视频终端的汇聚,共同创造了“鸟巢数字孪生”。
为保障这些设备数据的安全传输,全场馆铺设了约40万延米的管线,并通过场馆全覆盖的5G网络实现了数据传输的备份通道。
通过对环境、能源、设备、人车数据的积累及交互,鸟巢数字孪生操作系统搭载80余种人工智能算法,为办赛者、参赛者、观赛者提供了各种服务。能源优化在不降低舒适度的情况下,为场馆节能20%-30%;设备监测预警让250余台大型机电设备防患于未然;健康环境对场内的空气品质、热舒适、光环境动态调节,对运动员休息区等重点空间进行病菌病毒实时消杀;公共安防在公共区域构建了点、线、面全覆盖的 “无感安防”体系;智慧防疫通过闭环管理、防疫监测、医疗救助共同构建了立体防疫体系;公众服务为观众提供了精准的AI+AR室内导航工具;也可以通过融合5G、数字人民币技术的智能无人零售超市,方便快捷地购买冬奥特许经营商品,体验数字消费。此外,共享停车、交通调度可帮助场馆在大型活动中对人流、车流有效疏导。
北京国资公司岳鹏董事长
主持鸟巢智慧场馆建设项目调度会
智慧场馆顶层设计方案全面落地应用
鸟巢通过改造接入10余类、近500台耗能设备,加装物联感知和控制节点,加载多种人工智能优化算法,为场馆构建了一套分布式的低碳智能能源网络,冬奥会开闭幕式期间,在指挥中心大屏能够实时呈现不同分区、不同时段以及不同能源种类的用能情况,实现重大活动用能保障,实现运行能耗碳排智能管理。通过能源优化智控,预计较改造前可降低20%-30%的能源消耗。
鸟巢完成场馆重要机房、重大机电设备智能升级,全力保障了开闭幕式活动期间设备设施的运行安全。
通过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对场馆内大型机电设备运行工况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和故障诊断,并能够在建筑数字孪生空间快速定位设备位置,迅速掌握报警处置情况,对各类设备的预警信息进行分析和分类汇总统计,实现了从被动式维修向主动式维护的转变,延长了运行寿命,降低了运行成本,整体可提升15%以上经济效益。
鸟巢构建了包含空气品质、光环境、热舒适环境的多维度健康环境体系。通过部署450余套环境智能传感器、2800余套智能控制终端,包括自动病菌消杀,空气净化,以及空调、新风、照明等,实现了场馆环境全面感知、风险智能识别以及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
举办开闭幕式活动时,针对VIP包厢、运动员休息室等室内重点区域,运用AI算法,实现环境精细化自动调控,病菌病毒的消杀,为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保障冬奥人员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鸟巢建立了“无感安全”的立体防控,为冬奥会期间安防和防疫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方面,将人工智能与科技防疫应用相结合,实现出入口入场无感测温与健康核验、身份核验多功能合一,大大提高通行效率和通行体验;并且为疫情防控“闭环”管理注入科技,实现闭环区越界行为实时监控,实现了从“管人”到“管区域”的转变,助力闭环区精准防疫管理。
鸟巢举办开闭幕式活动时能够与城市交通联动,实现冬奥会车辆出行的统筹调度和保障,全程保障观众入场安全。同时探索了利用交通仿真算法,可模拟不同大型活动规模及散场时间情况下,为城市区域交通调优提供决策支持,实现单点建筑同城市交通系统双向互动。
面向公众提供远程预约车位服务,周边区域车位信息能够实时发布,实现了区域内就近、分时共享停车。基于车场余位预测算法,停车资源利用变得更加高效。通过冬奥示范,为北京市打通建筑和城市智能化进行创新探索。
观众进入场馆可以使用定位精准、随叫随到的引导服务,鸟巢数字向导是一套融合了AI和AR技术的智能应用,多维融合算法,将定位精度提升至亚米级精度,能够满足赛时赛后多方使用需求;观众通过融合5G、数字人民币技术的智能无人零售超市,能够方便快捷地购买冬奥特许经营商品等,体验数字消费,创新科技应用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北智建技术团队持续奋战在鸟巢项目一线
鸟巢总经理宋家峰和北智建项目团队
圆满完成开幕式全程保障任务
运行保障是检验建设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尺,也是北智建探索打通智能建筑设计、建设及持续运营模式的重要环节。2月4日开幕式当天,北智建技术团队在鸟巢智能运营指挥中心为冬奥开幕式进行了全程技术保障,圆满完成重大任务。
2022年2月4日
北智建技术团队在鸟巢智能运营指挥中心
为冬奥开幕式进行全程技术保障
3大工作成效
促进低碳智能可持续发展
鸟巢智能升级项目的完成,形成3大工作成效:
01形成“1+1+1”项目成果体系
一个智能化改造的示范标杆项目、一个可复制推广的AIoT数字孪生操作系统产品、一个引领未来的智能建筑行业标准。
02全面打通智能建筑设计、建设及运营
解决重建设轻运营的行业痛点问题,探索了后奥运时代的智能建筑设计、建设及持续运营的新模式,为可持续运营提供“智能化改造升级”的示范案例。
03探索从“建筑智能-区域智能-城市智能”的自下而上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模式
打破了智能建筑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割裂,推动了建筑大脑与城市大脑的实时联动,打造了一批建筑与城市多尺度融合的高质量、可持续、人性化、区域化发展智能应用场景,为赛后场馆多项目应用、多业态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从未来低碳智能城市的角度有力支撑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向未来”愿景目标的实现。
北智建助力后奥运时代城市低碳智能升级
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常宇部长谈鸟巢智慧建设并展望未来
北京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常宇部长在接受采访时谈到:“目前鸟巢的科技创新和智慧化水平应当是走在最前列的,如果没有融合了5G、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的智慧化鸟巢的技术支持,我们很难用那么多的技术手段,在场地里面实现有创意的演出。”同时,常宇部长在另外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也提到,“鸟巢为了举办开闭幕式进行了智慧化升级,但这并不是终点。这种尝试是为了探索公共建筑智慧化的模板。”
北智建冬奥技术成果被列入冬奥经济和科技遗产
2022年1月,北京冬奥组委面向全社会发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报告集(2022)》,北智建冬奥技术成果被列入冬奥经济和科技遗产。在报告科技冬奥方面中提到:“选定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冬奥村,从智能场馆和智能人居两个方向建设智能建筑集成系统。智能建筑集成系统将服务北京冬奥会赛时和赛后利用,成为北京数字孪生城市在公共建筑和居住社区的示范项目,推动北京智慧城市建设。”
北智建科技冬奥应用成果被列入冬奥经济科技遗产报告
建筑是城市的“微单元”,北智建运用物联设备结合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各点位数据并进行分析研判,给出最优解决方案,从而让更多智能建筑融入“城市大脑”。从智能建筑到智能城市,北智建打造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创新模式。鸟巢“智慧场馆”的建成是中国设计、中国建设、中国智慧的结晶,必将助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成功举办,同时作为大型公建智慧化升级模式的探索,也将成为智慧城市自下而上建设的创新示范,促进未来智能建筑、智慧城市的融合发展。用创新科技和赤诚之心,全力推进鸟巢智慧化建设,为冬奥会的成功开幕做好技术支持和保障,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是北智建人的光荣!
2022年,北智建将发扬冬奥精神,聚焦AIoT创新,赋能智能建筑,助力城市低碳智能运营,共建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