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让常态化疫情防控"不寻常"

日期:2021-01-18 浏览次数:

当前,国内疫情出现零星散发和局部聚集交叠,且在寒冬之际恰逢春节长假来临,人口流动性增强,为疫情防控带来极大的困难和挑战。对于商办楼宇和公共建筑,如何提升对人群管控的智能化与精细化水平,为安全提供全面保障,成为管理者关注的核心议题。

北京智能建筑的新一代智能安防系统,基于全景立体监控、AI行为分析及大数据等领先技术,建立以人为核心的多维信息,能够更加高效地实现对汇聚人群的精细化管理。此外,同为“1+8+1”智能化应用体系中的应用功能,智能安防系统还能与健康环境系统进行联动协同,根据实时人流自动启动建筑的新风和消杀系统,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建筑空间。

01

智能安防系统数字化转型

助力安全保障全面升级

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及大数据等技术的驱动下,建筑安防系统迎来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新浪潮,其功能实现与场景应用得以丰富和拓展,迎来数字安防新时代。

北京智能建筑依托于创新的AI人工智能平台,构建了全域智能感知的安全防控体系,覆盖了建筑自身、建筑内部及周边等全方位空间,通过多维度的数据采集、融合与分析,增强了安防系统的智能化信息感知能力,对安全风险做到提前预警与主动防御,从而更好地实现人流科学管控、建筑高效运维管理及多场景业务支持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北京智能建筑的智能安防系统基于人脸识别、活体检测等AI核心算法能力,依托于先进的智能硬件,成为集“人员通行、无感测温、健康码核验”于一体的疫情防控助手,提升了对建筑空间及人群管控的智能化管理水平,能够帮助有效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强化场所管控

01

在入口处设立测温、人脸识别及健康宝的智能化一体机,实现扫码测温和一脸通行,不仅有效防范传播风险,同时保障了人员的快速通勤

02

利用AI技术自动识别人群数量,合理控制公共区域的人员总量

03

自动发现人群聚集等异常现象,提醒管理人员快速干预,减少因聚集导致的接触风险

 

强化人员管控

01

在以人力为主的传统防控基础上,引入AI识别能力,通过自动测温及时发现潜在风险,避免人为疏忽

02

在入口处,利用领先的人脸识别技术,不仅保证戴口罩成为通行的必要条件,同时不用摘口罩也可以更好的进行识别,不给病毒可乘之机

 

李 然

北京智能建筑科技有限公司项目中心副总经理

在疫情常态控制下,传统的建筑安防手段可能会增加传播风险。安防系统的智能化,能够更好地履行“无接触”防控,通过出入口控制、减少人员聚集、环境的动态消杀以及人流轨迹追踪等方式,为公共区域的安全防控提供了更全面的保障。

此外,通过对多维数据的深度挖掘与智能算法分析,智能安防系统不仅能够应用于更加丰富的场景,同时能够为多种建筑的业务运营提供支持。比如,基于实时数据加强对建筑设备、人、车及事件等的安全动态管理。同时,利用数据融合交互还能实现大型公建场馆的人、车、票证合一,加强安保、保洁等人员的在岗管理,对场地清洁、异常物品堆放等事件进行提前预警,以及商办楼宇内客流流量与流线分析等多种功能。

02

两大优势亮点

打造智能安防系统硬核竞争力

北京智能建筑智能安防系统通过对建筑构建全域感知的数字化系统,能够实现建筑空间的智能覆盖和多维数据的深度互通,从而实现建筑安全的主动防御与高效管理,不仅具备领先的AI技术优势,同时可以根据不同种类的建筑业态实现定制化专属服务,从而实现智能安防系统的服务价值最大化。

领先的AI技术优势

多种专利技术

运用多种领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涵盖了人脸识别、轨迹追踪、“一人一档”、无感通行、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及与公共安全数据对接等方面,强大的技术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图像识别准确率、信息处理效率,保障了信息的安全性。

 

一站式解决方案

建立一站式AIoT云、边、端完整解决方案,通过多端数据的深度交互与融合,实现数据资源的按需调度,随时可用,大幅提高算力,使功能实现更为快速便捷。

依托场景定制化服务

智能化定制服务

不断进行智能算法优化与创新,依据不同的安防防控体系和应用场景,量身定制更加适配的算法解决方案,从而不断加强系统的服务能力。

 

匹配多业态建筑运营需求

不仅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建筑类型,如体育场馆,以及商业楼宇(商场、写字楼、综合体)等,而且能够贯穿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从顶层规划设计,到智能化建设或改造,以及可持续运维服务等不同阶段。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成为建筑安防系统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北京智能建筑智能安防系统正在不断拓展新的价值空间,助力产业发展与升级。同时,通过与其健康环境系统协同发挥作用,更将构建更加安全宜居的建筑环境,为全面促进人的可持续健康贡献力量。

 

 

© 北京智能建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1007300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9347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