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在2021年2月发布的研究报告《 The future of work after COVID-19 》中指出,虽然新冠疫情形式已发生好转,但其对就业、劳动力以及办公场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仍将持续。
报告认为,在后疫情时代自动化与人工智能将进一步加速发展。纵观地产行业,楼宇建筑向智能化转型已成趋势,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在新冠疫情中的应用更让我们看到了楼宇数字化应用场景发展的巨大机遇。
随着“聪明”的楼宇开始拥有会思考的“建筑大脑”,建筑智能化行业的传统模式也逐渐开始被取代,依附楼宇而生的相关行业也必将发生颠覆性变革。
01
科技运维
由 “劳动密集型” 转向 “科技密集型”
在传统楼宇中,各种设备分散管理,子系统众多,无法对这些设备进行集中、关联控制。物业人员主要应付日常报修及日常巡视(如人工抄表 、人工记录等),用工效率低,且无专职维保人员。
传统管理运维模式已不再满足智能化建筑管理的需求,未来的楼宇智能运维管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以物联监测安全管理盲区、用人工智能监测解放人力、通过数字化管理和知识库赋能、进行全新部署物联检测、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为建筑建立全方位的智能感知体系,帮助管理者清晰、直观地掌握建筑整体运行态势。
图:智能运营服务效率提升
在智能运维模式中,日常运行人员与专职维保队伍各司其职,使用智能巡检、工单系统,远程专家问诊指导,物业人再也不是抄表员。同时,智能运维模式能够实现共享工程维保人员提高用工效率,并降低用工成本。
从设备设施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考虑,智能化运维模式中执行的预防性维保策略,其成本远远低于传统管理运维模式中,设备设施故障后被动响应的维修成本。数据显示,前者综合成本下降约为10%-15%。
02
智能安防
全面实现从 “人防” 升级为 “技防”
古有安防。从士兵巡逻到万里长城、烽火台等都是安防措施。安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在现代传统楼宇中,传统安防是对周围信息进行采集和存储,但缺少主动分析。出了事故之后,再由人工回溯录像、收集线索和证据。这种方法无法预防风险,防患于未然,且信息回溯、分析和决策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较高。
与传统安防不同,智能安防凭借AI全面赋能,能对建筑的安全防护做到提前预警与主动防御:通过人群密度分析、行为识别、人员排队、车辆结构化等多种算法技术,自动化实现建筑楼宇及公共场所里人或车辆的全景追踪、异常动作识别、人员趋势分析及人员密度调节等。
在智能安防中,将大大减少安保人员的投入,全面实现从“人防”升级为“技防”。
03
公共服务
加速从 “密集型” 到 “无人化” 演进
麦肯锡《 The future of work after COVID-19 》指出,零售业的数字化转型将推动配送、交通运输及物流仓储相关领域的岗位增加,同时令如收银员等实体店内零售岗位需求下降。
近年来随着线上零售的增长,传统实体店铺数量正在下降。同时快速上涨的用工成本以及技术的进步(以前的店员可能同时要做收银、补货等工作,但自动化技术的进步,使得这些工作都可以由机器代替完成)也加速零售业朝无人化方向演进。
预见未来
在中国推进“新基建”的大背景下,建筑楼宇的智能化发展已然是必然趋势。人工智能与基础设施的深度融合,将持续推进楼宇建筑升级转型。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不断融入楼宇运营,着力打造“科技运维”,全面提升科技能力、劳动能力、管控能力、运营能力,建筑楼宇相关行业的变革将继续上演,智能建筑向智慧建筑的进化成为可能...